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队师为基本战役单位,营为基本战术单位,这是当时我军营团作战条令所规定的。因此,师部军务科关注的重点是营一级的实力,特别是步兵营的实力。部队开拨去前线之前,各营都要向师部军务科提交参战人员花名册,团直属队则由团部军务股提交,师后勤部队则由后勤部战勤科提交,所以参战人员、留守人员一清二楚,一般错不了。一场战斗结束后,首先是一线的步兵营不仅要上报战果,更要上报人员装备损失情况,还有弹药、器材消耗情况,具体到个人、马匹、枪支、车辆、弹药、器材。
图片
在前线的作战部队
南方对越作战部队步兵营编成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步兵营还是沿用解放战争以来的“三三制+”编成。即,步兵营是三个步兵连加两个支援连,每个步兵连是三个步兵排加一个火力排,每个步兵排是3个步兵班,每个步兵班又分成3个战斗组。对越作战的部队随着作战的需要不断优营以下编成结构,虽然“三三制"编成总体不变,但这个+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按照八十年代的作战条令要求,步兵营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必须具备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必须增加作战支援和保障的力量。在吸取1979年对越作战经验后,步兵营在营部就增加了通信、运输等保障分队,支援连也增加了机枪火炮编成,步兵连则增加了狙击手,同时优化了步兵班,把火箭筒列入步兵班的编成当中。
南方对越作战部队步兵营包括:营部及通信、军械、后勤、运输、卫生等营直属分队,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全营编成人员600+人,骡马36匹,汽车24辆。
营部及营直属营部: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副教导员,通信员4人,营部协理员,文书2人。每位营首长配备一名通信员,营部协理员为连级干部,带领两名文书处理本营日常事务。营部文书相当于营的参谋,而营部协理员类似于参谋长的地位,但一般不如团以上参谋长那么突出。营部的文书通常是志愿兵(相当于现在的军士)担任,他们是有文化的老兵,很多是老三届的高中生,上传下达的任务通常由他们完成,比如军务科要的参战人员花名册就是由他们来填写的。战士的个人档案也是由营部文书保管的。
通信:15瓦电台3人,两瓦班6人,架线班6人。电台台长为排级以上干部,下辖2名报务员。1979年自卫还击战后,对营一级的通信要求更高了,不仅将15瓦台直接下放到步兵营,还建立了两瓦班和架线班,以保障战时营与下辖各连和上级师团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军械:军械助理员,军械员若干。军械助理员为副连级干部,军械员由志愿兵担任,平时简单维护装备,战时负责弹药供给。1979年自卫还击战后,战斗中弹药消耗巨大,需要配置军械人员,以保障武器弹药供给。
后勤:后勤助理员,给养员,炊事班4人。后勤助理员为副连级干部,负责全营的后勤保障工作,协调上级后勤补给。给养员,炊事班只负责营部和直属队的伙食。全营五个连队加营部共有6个伙食单位,每个伙食单位(炊事班)配炊事车以及运送给养的挂车。
运输:车管助理员,骡马班6人,驮骡12匹,3个汽车班28人,24辆汽车,6辆拖挂炊事车,6辆2.5吨拖挂车。车管助理员是副连级干部,他不仅要管汽车班12辆车,还要管全营36匹马。1979年自卫还击战后,为提高一线部队的摩托化能力,给步兵营配备了汽车,在上级没有配属汽车情况下,遂行摩托化行军的任务。为适应前线道路情况,通常配置东风EQ240牵引车。摩托化行军时,营部和下辖5个连队各4辆,配拖挂炊事车和2.5吨拖挂车;营部、炮连、机枪连要安排专门一辆车来装载骡马。
图片
东风EQ240
有人会问,有了汽车之后,为什么还要编入骡马?由中越边境地区基本上是山岳丛林,道路崎岖狭窄,不适合汽车通行,骡马就显得很重要了。作战时,往往部队到达出发阵地之后,人员下车步行到前沿阵地,炮连、机枪和营指挥所就要靠骡马背负装备进入前沿阵地了。营后方指挥所就要在带着预备队、后勤人员和汽车等重装备在后方建立保障基地,随时补充前沿阵地。
卫生所:所长,军医2人,卫生员3人。卫生员是战士,一般经过卫生训练队一年的培训。所长和军医都是干部,所长一般都是服役多年的军医,级别至少连级以上,有些甚至到副团级,步兵营里最老的军人可能就是卫生所的所长了。记得某步兵营有一老军医都五十多岁了,同一时间长大后儿子在同一个部队另一个单位担任指导员。
步兵连步兵连:连部、1个火力排和3个步兵排,全连编成132人。
连部: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通信员,文书,卫生员,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6人。由于步兵连人数最多,炊事班要配到6人以上。
火力排:排长,3个炮班,1个狙击班,编成24人。
炮班5人,班长,一炮手,二炮手,弹药手2人,一门60迫击炮。
图片
60迫击炮班,班长,一炮手,二炮手,弹药手2人
狙击班6人,狙击手6人,编成3个狙击组。狙手的配置是吸取了1979年作战的教训,加强了步兵连远程歼敌的能力。
图片
八十年代我军狙击手
步兵排31人,排长,3个步兵班。每个步兵班10人,班长,副班长(步枪手),机枪手2人,火箭筒手2人,冲锋枪手4人。战术配置是,班长和2名冲锋枪手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副班长2名冲锋枪手组成另一个战斗小组,机枪手和火箭筒手组成火力支援组。整个步兵连均采用81式携行具,分冲锋枪手、步枪手、机枪手和火箭筒手四种携行具。
图片
八十年代我军步兵班(欠火箭筒组),冲锋枪手背的是81式携行具,4个弹匣包的
机枪连人员编成76人,连部,1高射机枪排,2个机枪排。
连部18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通信员,文书,卫生员,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4人,骡马班6人,驮骡12匹。
高射机枪排(高机排)21,排长,4个高机班。每个高机班5人,班长,一射手,二射手,弹药手2人,一挺12.7高射机枪
图片
八十年代我军的12.7高射机枪
机枪排17人,排长,机枪班4个。每个机枪班4人,班长,射手,副射手2人。
炮兵连人员编成83人,连部,82无后座力炮排,82迫击炮排2个
连部28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通信员,文书,卫生员,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4人,指挥班9人,骡马班6人,驮骡12匹。
图片
营属炮连82迫击炮骡马行军
指挥班,观测员、计算员、报话员各3人,战时组成3个炮兵观测组。不仅能为本连迫击炮指示目标,同时也能为后方的炮群指示目标。
无后座力炮排17人,排长,4个炮班。
无后座力炮班4人,班长,二炮手,弹药手2人,82无后座力炮1门。作战时无后座力炮班会直接配属给主要方向的步兵连使用。
迫击炮排19人,排长,炮班3个。
迫击炮班6人,班长,一炮手,二炮手,弹药手3人,一门82迫击炮。
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对部队建设影响十分巨大深远,一点不亚于抗美援朝,此后部队不论从编制到作战训练都大量吸取了实战经验和教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